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方法

来源: 时间:2016-11-22

儿骶管阻滞适用于哪些手术?

骶管阻滞适用于小儿(一般是6岁以内)腹部、下肢及会阴部的手术以及新生儿幽门环切术。

小儿骶管麻醉有何优点?

①小儿在骶管阻滞下,肌松、镇痛完善。

骶管阻滞操作得当,药物浓度适宜的话,可提供完善的肌松以及镇痛,可以满足新生儿手术的要求,单次骶管阻滞常用于小儿下肢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泌尿系统手术以及腹部手术。

②对呼吸,循环干扰小。

由于保留小孩自主呼吸,可以最大范围减少对于患儿呼吸系统的干扰,同时静脉麻醉药物用药减少,可减少循环波动。

③可避免全麻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和喉头水肿等插管并发症。

小孩口腔黏膜组织脆弱,插管时稍不注意便容易损伤黏膜组织,同时气管导管尺寸选择不当、留置时间过长、套囊压力不当均可以造成患儿气道损伤。

④减少全麻药用量,并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同时骶管阻滞能够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且比静脉镇痛泵更容易留置。

⑤利于术后护理的管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骶管麻醉有何禁忌症?

骶管阻滞禁忌症同椎管内阻滞,例如穿刺部位感染、骶部畸形者、凝血异常和接受抗凝治疗者均为小儿骶管阻滞的禁忌。

骶管阻滞的关键——准确定位穿刺点

首先找到骶角,方法:从尾骨尖沿中线向头方向摸至2~6cm可触及一凹陷骶裂孔,在孔的两旁可触到蚕豆大的骨质隆起,即为骶角。

穿刺点:两骶角连线中点

★注意:髂后上嵴连线处在第2骶椎平面,是硬膜外囊终止部位,骶管穿刺如越过此连线,即有误入蛛网膜下隙发生全脊麻危险。

穿刺技巧:

①取侧卧位时,腰背尽量向后弓曲,双膝屈向腹部。

②与骶裂孔中心做皮内小丘,但不作皮下浸润,否则使得骨质标志不清,妨碍穿刺点定位,肥胖患儿骶角标志不清晰时,免去皮肤局麻造成的肿胀,直接穿刺更能增加成功率。在三角的骶裂孔中分三区,上区易失败,中区易成功,下部易麻醉不全。

③穿刺针垂直刺进皮肤,当刺破骶尾韧带时可有阻力消失感觉,此时将针干向尾侧倾斜,与皮肤呈30-45度顺势推进2cm即可达到骶管腔。

④接注射器,抽吸无脑脊液,注射生理盐水和空气无阻力,也无皮肤隆起,证实针尖确在骶骨腔内,即可注入试验剂量,观察5分钟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现象,即可分次注入其余药液。

★穿刺成功四要素的标志

(1)落空感。(2)抽无回液回血。(3)推药无阻力、针芯无压缩回弹现象。(4)注药后组织无肿胀。如针头误入深部脂肪组织推药虽阻力不大,但可见皮下麻药积聚而轻微隆起。

常用局麻药浓度及剂量

穿刺注意事项

①骶管具有丰富的静脉丛,除容易穿刺损伤容易出血外,对局麻药的吸收也较快,故较易引起轻至中度的局麻药毒性反应。此外,抽吸有较多回血时,应放弃骶管阻滞麻醉,选择其他麻醉方法。

②由于硬膜囊下端终止于S2水平,S2的骨质标志是髂后上嵴连线,故穿刺针进入深度不得超过此连线,否则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危险。

对于不听话的小孩,七氟烷与骶管阻滞更配

吸人七氟醚,挥发罐刻度为8%,氧流量5 L/min,待患儿意识消失、托下颌无体动后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呼气末浓度为1.5%-2%,摆体位,常规消毒后于穿刺点垂直进针,确认进入骶骨腔内后注入药物,术中保留患儿自主呼吸,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时给予手控辅助呼吸。

同时需要警惕的是新生儿胃肠道手术中肠减压或牵拉易导致反流误吸的发生,因此应该插入气管导管以便于更好地管理气道。

(转自麻醉界医学频道)